为持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10月13日下午,会计学院在立信楼二政214室举办了第二十期“引路人”辅导员工作坊。本期工作坊由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蓝乐钿担任主讲,围绕“聚焦‘专业+思政’融合,多维赋能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为主题,结合学院学生工作实际,开展了深入浅出的经验分享与工作指导。
蓝乐钿在分享中指出,辅导员工作应注重“专业+思政”的深度融合,依托学院及学校现有的“红色财经基地”“太极文化基地”等平台,推动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全面践行五育并举理念。她强调,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各类平台资源,把握每一个思政教育契机,结合自身模块工作,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传统文化体验等特色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同时,在工作中要注重精心设计、深度挖掘、融会贯通,并及时总结提炼,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品牌与成果。
在工作方法上,蓝乐钿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木桶效应”和“斜木桶效应”,补齐学生能力短板,通过竞赛辅导、心理疏导、宿舍管理、榜样宣传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她还鼓励辅导员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微课教学、仪式教育、智能数据管理等,推动思政工作与时俱进、入脑入心。
此外,蓝乐钿结合“忙而不茫”的工作理念,引导辅导员在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科研与赛事的参与,科学规划工作,积极调整心态,避免“躺平”心态,树立“训练—尝试—成长”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个人工作从“职业化”向“事业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与工作韧性。
本期工作坊为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开展与自我成长赋能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与会辅导员纷纷表示,将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做到“育人”和“育己”两手抓,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助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现场

蓝乐钿作分享(一)

蓝乐钿作分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