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每周一星】李小梅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书匠

       李小梅,硕士研究生,讲师,会计学院专任教师。在广州商学院任教10年来,荣获2021年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参加第二届中青年教师大赛并获全校一等奖,多次荣获教育园区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工作者,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教学创新比赛、课件大赛、说课比赛等并多次获奖,主持、参与多项科研、教研项目。她热心教学,强调以工匠精神去打造每一节课,致力于将教学技术升级为教学艺术,这种艺术让教师热爱教学、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她是学生口中永远的小梅姐,她用强大的个人魅力感染着一届届学生,同学们说,小梅姐的课堂“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对知识最深的虔信”。
 
教学与人品相辉映
       李老师认同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话:“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她从中得到的感悟,教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生活所有的内容,应围绕教师形成。无论技术如何更新迭代,作为精神传承的活动,人始终是教学的中心,离开人的中心去研究教学,教学就会沦为纯粹的工具。
       所以,李老师认为要做好教学,首先要打造好教师的人品。教师是一个影响人精神的职业,教师的品格是所有活动的起点,教师的德行是所有活动的指向。李老师从内心里尊重学生、尊重学术、尊重同事,她认为教师不必端着启蒙者的姿势,而是围绕真理与知识,与学生、同事共同探讨,一起去做一门真正的学问,一门“活”的学问,一门永远在变化、永远在迭代的学问。正是这样一种内化于心的“人品”,使得李老师得到了学生的热爱,也使得她的课堂永远充满了探索与激情。
 
行动与思考相结合
       李老师坚信“知行合一”的理念,“知”与“行”是一切活动的一体两面,本身就是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的。
       李老师认识到,在新时代下,人性的生态多样化成为常态和基本需求,呵护人性和培育创造力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好的教师应该如“园丁”一样,用心观察、识别人才的多样性,悉心营造适合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人性种子生长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成长为自己本真的样子。
       李老师就是在这种理论思考的引导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些观点,她会每学期对新的班级上的学生认真去了解,去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多样化的性格,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别设定不同层级的目标,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去实现个人的目标,从而得到充分的自信,因此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未知的知识。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她会引导同学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度思考,结合企业实际的案例帮助同学们去理解晦涩的理论。
       听李老师的课,同学们会有一种似乎已经在岗位上工作着的感觉。她的课堂永远不会让同学们迷迷糊糊,也不会让同学们机不离手,因为随时有不断的问题抛出,随时有新的情境去感受,彼此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知识的传递、内化和感知。

稳重与激扬相交错
       李老师给人的深刻印象,那就是永远富有激情的教学状态和一种谨慎稳重的真诚。如何能一直保持这种感觉呢?
       李老师说:她会将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幸福融合为一体,对所从事的教学岗位发自内心热爱,在工作上迸发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操场上、小东湖旁她和学生席地而坐,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一起畅想充满挑战的未来,正因为笃定了事业心而不只是职业心,所以她才能心无旁骛地干好每一件事,才能从工作中寻找幸福、体味人生。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和李老师沟通,她帮助学生不仅解答课程上的问题还有生活以及思想上的问题,平易近人的性格让同学们都可以对她放下芥蒂去交流,并且总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她是我们大家最喜爱的老师,但她并不满足于只得到学生的“喜爱”,她的理想是:在保持好的“学生评价美誉度”的基础上,不断打磨职业技能、锤炼职业价值、涵养职业情感,然后在不断追求、不断攀登、不断超越中实现事业升华。 
 
 
理论与实践相促进
       教学的理论永无止境,科研的成果是提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障。李老师在不断匠心打造课堂的同时也在努力地申请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做访问学者,在华南师范大学跟着导师做了相关公司金融方面的课题研究,参加了新兴市场会计与财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她还参加了Stata、Python等相关研究工具方法课程的学习,不断为自己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她坚信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对于这些科研方面知识的积累会为更好打造优质课堂添砖加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的教育就像源头活水一样。李老师最大的希望就是她的学生比老师好,她的学生将来的成就比老师大。
李小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