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学院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和税收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增设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财务管理专业增设产教融合创新班。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33人,其中教授、副高职称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35%,拥有南粤优秀教师和省级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和资产评估师领衔的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学院实施“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培养模式,建设有数智化实践平台和实验实训室等12间,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拟招生专业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宽厚知识基础、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法商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旨在培养掌握扎实会计专业知识,具备“业、财、税”一体化管理应用能力,并能融合会计专业技术、商业分析洞察技能与数智技术,具有商业思维、法治意识和科学、人文精神,面向大湾区尤其是广州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管理学、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成本与管理会计、大数据财务分析、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实验、企业行为模拟、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综合实训、会计顶岗实操。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核算、税务申报、审计及财务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
会计学(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突出实践能力和严谨法治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旨在培养精通中国注册会计师(CPA)执业准则,掌握“会计、审计、税务、财务”一体化核心技能,兼具会计专业能力、数据分析技术与智能化工具应用水平,具备战略思维、风险管控意识与创新精神,面向大湾区尤其是广州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学原理与实务、CPA税法实务、CPA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大数据审计技术、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会计信息系统、大数据财务分析、会计顶岗实践。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鉴证与咨询业务,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核算、审计及财务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宽厚知识基础、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法商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掌握扎实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基础,具备财务分析、财务控制与基本财务决策等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力,熟悉智能财务的应用,具有商业思维、法治意识和科学、人文精神,面向大湾区尤其是广州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税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大数据财务分析、基础会计实验、企业行为模拟、会计信息化实验、财务管控实验、会计顶岗实操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及金融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
财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宽厚知识基础、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法商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掌握扎实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基础,具备财务管控、智能财务的应用能力,具有商业思维、法治意识和科学、人文精神,面向大湾区尤其是广州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可以在金蝶集团及其成员企业、生态伙伴企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会计、经济学、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高级财务管理、Python在财务管理的应用、大数据审计学、大数据内部控制、业财税一体化、RPA智能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金蝶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金蝶生态伙伴企业从事财务管理、会计等相关工作,也可在其他工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管理与分析、会计及金融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
审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宽厚知识基础、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法商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掌握扎实审计学专业知识基础,具备审计分析、风险控制与审计程序制定等审计学领域的应用能力,具有商业思维、法治意识和科学、人文精神,面向大湾区尤其是广州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政府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大数据审计、会计信息化实验、审计实训、Excel审计应用实验。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内部审计和会计工作,可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检查与鉴定工作,也可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服务与咨询等工作。
税收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紧扣数字经济时代财税领域转型升级需求,坚持"德法兼修、数智赋能、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培养具备税收政策分析、税务筹划、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等税收领域的应用能力,熟悉智能税务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掌握智能税务全流程管理能力,具有业财税一体化思维,面向广州财税部门、企业及涉税服务机构等第一线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税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税收学、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大数据分析方法、税务管理、企业合规管理国际税收、业财税智能化管理、智能财务共享实验、RPA财务机器人、智能纳税申报、大数据税收管理实训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税务机关、财税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税收政策分析、税务筹划、纳税申报等工作;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等从事税务管理、税收风险控制、国际税收协调及财税咨询服务等工作。随着税收政策不断优化和数字化转型,税务信息化、大数据税收分析等领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就业前景广阔,职业发展空间大。
培养特色:
1. 数字税务特色:构建"税收学+Python数据分析+智能税务系统"课程模块,开设RPA财务机器人、大数据税收管理等前沿课程。
2. 法商融合特色:设置经济法、税收征管法、企业合规管理等课程,打造"税务师+法务会计"复合能力。
3. 产教协同特色:与广州市黄埔区税务局、国内龙头企业共建"智能税务实验室,协同育人。
成果与荣誉
会计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分别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五星级“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和四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教师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审计学》为省级精品课程,《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和《资产评估》为省级一流课程。近四年,教师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3项,发表SSCI等核心论文58篇,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6项;教学成果在省级以上学会(协会)获奖23项,其中荣获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广东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学比赛获奖5人次,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68项,省级奖项140项。
特色亮点
1.校、政、企和行业(协会)四方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学院与广州市黄埔区税务部门、用友、金蝶、毕马威及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等48家单位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例如学院与广州市黄埔区税务局合作共建了“广州市黄埔区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学院开设智能会计用友创新班和智能财务金蝶创新班;学院与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创建“创新实践周”,邀请知名企业高管到校授课和组织学生参访大型企业。学院推行“3+1”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学生在校前三年完成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后,最后一年进入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写作,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2.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深耕个性化人才培养实践,在专业内部设置多元方向课程与模块化任选课,同步开设法务会计等微专业,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学院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提供精准化学习指导与成长规划服务,构建起涵盖就业、创业、深造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
3.聚焦“AI+专业”,培养“业财税法”融合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紧扣数字经济时代财税领域转型升级需求,积极构建数智化、法商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将AI技术、法律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开设AI+专业课程模块、法律+专业课程模块,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智素养和法律素养。学院实施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内讲座与学科专业竞赛、第三课堂校外实践相融合联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开设税收学专业,聚焦数字税务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坚持"德法兼修、数智赋能、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培养具备税收政策分析、税务筹划、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等税收领域的应用能力,熟悉智能税务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掌握智能税务全流程管理能力,具有“业财税法”一体化思维,面向广州财税部门、企业及涉税服务机构等第一线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税务应用型人才。